4月19日下午,音樂舞蹈學院在表演廳舉辦《視唱中的偏音解讀與教學法研究——<中國民族五聲性調式音階偏音訓練與視唱>教材介紹》學術報告,銀齡教師、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白翎教授擔任主講人。學院領導、全體教師和音樂專業(yè)學生到場聆聽報告。

本次報告內容豐富,白翎教授通過對《中國民族五聲性調式音階偏音訓練與視唱》教材的介紹,全面分析民族調式中五聲正音與偏音之間的辯證關系、既體現(xiàn)色彩又容易唱“偏”的偏音現(xiàn)象以及偏音在音樂中不可或缺的獨特作用。運用科學新穎的偏音音階訓練法,幫助學生盡快掌握五聲性調式的特點,明確不同偏音位置以及偏音構唱訓練的音準要求,使學生有效建立起正確的民族五聲性調式思維,真切感受偏音在音樂作品中豐富的調式調性色彩與民族風格特征。
白翎教授在講授理論的過程中,選取大量譜例進行演示,涉及多個民族民歌、京劇、評劇、器樂曲、聲樂名曲以及她本人原創(chuàng)視唱曲。同時,白翎教授還現(xiàn)場對學生進行視唱訓練,理論講解結合實踐,讓師生耳目一新,收獲滿滿。

本次報告,使全體音樂專業(yè)學生對視唱練耳有了新的認識,讓視唱練耳教師打開了新的視角。學院將進一步推進《視唱練耳》課程教學改革,提高《視唱練耳》教學質量。(作者:韋慧玲 拍攝:陸春梅 校對:李進會 審核:周佐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