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資料來源:
- 作者:
- 發(fā)布日期:2024-04-23
- 點擊數:
校名
學校前身是創(chuàng)建于1951年的廣西省宜山師范學校,歷經廣西宜山專區(qū)師范學校、柳州師專、廣西河池地區(qū)宜山師范學校(后更名為廣西宜州民族師范學校)等辦學階段,1978年12月國務院批準“以宜山師范學校為基礎”建立河池師范專科學校,2003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河池學院。
校徽
校訓
修德 弘毅 勤業(yè) 致遠
修德——語出《左傳·莊公八年》:“《夏書》曰:‘皋陶邁種德,德,乃降。’姑務修德,以待時乎!”,直譯為:《夏書》說:‘皋陶勉力培育德行,德行具備,別人就會降服。’我們姑且致力于修養(yǎng)德行,以等待時機吧!”。解釋為修養(yǎng)德行、行善積德。當代大學生要加強道德修養(yǎng),注重道德實踐,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樹立正確價值觀、人生觀和世界觀。
弘毅——語出《論語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”朱熹注:“弘,寬廣也;毅,強忍也。非弘不能勝其重,非毅無以致其遠。”謂既有遠大的抱負,又意志堅強。寓意河池學院師生在工作、學習和生活中目標遠大,堅韌不拔。
勤業(yè)——語出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業(yè)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毀于隨。”,意思是說,學業(yè)由于勤奮才能達到精通,但它卻能荒廢在過度的游戲玩耍中;事情由于反復思考而成功,但它卻能毀滅于不加約束的任性中。學生的天職是學習,所以“勤業(yè)”是每一位大學生的基本品德。
致遠——這個詞最早見于《墨子·親士》:“良馬難乘,然可以任重致遠。”后諸葛亮的《戒子篇》:“靜以修身,……非寧靜無以致遠。”即青年要寧心靜氣地修煉自己的涵養(yǎng),才能夠克服困難實現遠大的抱負。“致遠”的含義引申為追求遠大的理想、事業(yè)上的抱負和卓越的成就等。
學校精神
忠誠執(zhí)著 求真樸實
1.“忠誠執(zhí)著”是對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(yè)的基本態(tài)度,也是一種精神和信仰,是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。
2.“求真樸實”既是黨的實事求是的原則的堅持,也包含了原來“樸實無華”的詞義。
校歌
吾校光芒
周佐霖 詞 羅孟賢 曲
北山蒼蒼,龍水湯湯,吾校光芒,耀其中央
北山蒼蒼,龍水湯湯,吾校光芒,耀其中央
星斗出云漢,山岳映文光,匯山水靈氣,育天下棟梁
星斗出云漢,山岳映文光,忠誠執(zhí)著當自強
古木莽莽,青衿洋洋,泮宮蒼黃,文脈隆昌
古木莽莽,青衿洋洋,泮宮蒼黃,文脈隆昌
日月增英才,春秋讀華章,秉弘毅道遠,行格致筆長
日月增英才,春秋讀華章,求真樸實創(chuàng)輝煌
求真樸實創(chuàng)輝煌